“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非遗传承指明方向。7月28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风·藏蓝星火志愿服务队师生专程拜访连南瑶族自治县排瑶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唐六妹,近距离感受排瑶民歌魅力,领悟民族文化精髓,学习传承坚守与匠心,让藏蓝力量投身非遗保护实践。
图一:服务队拜访排瑶民歌传承人唐六妹
作为八排瑶支系成员,唐六妹深耕排瑶民歌传承。她自幼习得祖辈口传的各类民歌,从节庆欢歌到劳作号子、叙事古歌皆熟稔于心。为延续这门“口传心授”的艺术,她常年开设培训班,拆解旋律起伏与歌词隐喻,培养众多年轻传承人。她积极参与文艺赛事屡获荣誉,让排瑶民歌走向更广阔舞台,还创作歌颂党恩与家乡变化的新民歌,让古老旋律与时代共振。同时,她亦是排瑶刺绣传承人,熟稔传统配色与图腾纹样,通过教学让这项技艺延续,与民歌共同守护瑶寨文化根脉。
图二:排瑶民歌传承人唐六妹传唱排瑶民歌
展开剩余45%访谈中,唐六妹细数传承历程,既有传授古歌时的欣慰,也有面对技艺断层的忧虑。活动中,服务队成员聆听其自创民歌及经典曲目《水淹天》,学习瑶族民歌与刺绣文化知识,深刻体会到服饰图腾与民歌故事中蕴含的瑶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热爱。
图三:服务队向排瑶民歌传承人唐六妹学习刺绣文化知识
此次探访让队员真切感受瑶族民歌魅力,见证传承人坚守。非遗并非博物馆标本,而是流淌于生活的文化血脉。新时代青年当以守护为责、担当为任,让藏蓝力量在文化传承中留下坚实印记,既做非遗守护者,亦为文化桥梁搭建者,让古老旋律跨越山海,在新时代舞台奏响悠长回响。
图四:服务队成员与排瑶民歌传承人唐六妹合照
发布于:广东省最新配资平台导航,富鑫中证配资,红涨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