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美国普惠公司的工程师们围着一张图纸争论不休,雪茄烟雾在实验室里缭绕。
这帮老美拍着胸脯保证,要给F-22战机造个"永远追不上"的发动机。三十年后,当中国涡扇15的参数甩在桌面上时,当年说这话的人怕是要把雪茄吞下去。
那台号称"永远领先"的F119发动机确实有两把刷子。推重比7,推力15.6吨,能让F-22不费劲就突破音速。普惠的工程师们得意得很,单晶叶片技术捂得严严实实,生怕被人偷师。他们不知道的是,地球另一边的沈阳发动机研究所里,一群中国工程师正盯着俄制发动机发愁。
1996年的沈阳,寒风刺骨。研究所的老张盯着那台寿命只有800小时的俄制AL-31F发动机,手里的烟都快烧到手指头。"老毛子的东西靠不住,咱们得自己搞。"他掐灭烟头的声音特别响。团队里的小年轻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嘀咕:"图纸都没有,拿啥搞?"老张眼睛一瞪:"没图纸就用算盘打出来!"
这话可不是吹牛。中国工程师们愣是把单晶叶片这个"材料学天花板"给捅破了。第三代单晶合金比美国的还耐高温,高压压气机的效率直接碾压F119。最绝的是那个矢量喷管,不仅能上下摆动,还能转着圈扭,活像个跳街舞的大爷。美国专家看到参数时,眼镜都快掉地上了——推重比10?这不开玩笑吗?
看看具体数据就更乐了。F119推力15.6吨,涡扇15直接干到18吨;美国人的推重比7已经吹了三十年,中国上来就甩出个10。寿命方面美国略胜一筹,4300小时对4000小时,可中国这是纯自主研发,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隐身性能更不用说,涡扇15的尾喷管能把红外信号压得死死的,F119在旁边就像个烧红的烙铁。
美国人当年搞技术封锁那套可把中国逼急了。禁运单晶叶片?那就自己研发更耐高温的。卡脖子数控机床?沈阳机床厂直接掀桌子自己造。2015年到2020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专利数量暴涨476%,平均每天能憋出三个新专利。这劲头,连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的报告都说"前所未见"。
现在歼20装上涡扇15,超音速巡航跟玩儿似的。美国人挠着头皮琢磨六代机发动机的时候,中国工程师已经在实验室里捣鼓下一代了。当年那句"领先三十年"的豪言,现在听起来就像个冷笑话。航空发动机这个领域,从来就没有什么永远的第一,只有不断被打破的纪录。中国用二十六年时间证明,技术这东西,封锁得越严,突破得越快。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新配资平台导航,富鑫中证配资,红涨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